莳心小站

撒一把心灵的种子,种在心上,静待花开……

 

《相约星期二》(Tuesday With Morries)(Part 4)

第十一个星期二:谈论我们的文化
  • 在大问题上——如何思想,如何评判,你必须自己选择。你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社会来替你作出决定。
  • 每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问题,逃避并不是解决的方法。你应该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。
  • 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远见。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将来。其实,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潜能,让自己尽量去适应各种发展和变化。
  • 白人和黑人,天主教徒和新教徒,男人和女人。如果我们彼此不觉得有差异,我们就会乐意加入人类的大家庭,就会像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一样去关心那个大家庭。 
  • 我们都有同样的开始——诞生——我们也有同样的结局——死亡。因此,我们怎么会有大的区别呢?
  • 投入到人类的大家庭里去。投入到人的感情世界里去。建立一个由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组成的小社会。
  • 在生命的起点,当我们还是婴儿时,我们需要别人活着。在生命的终点,当你像我现在这样时,你也需要别人活着——在生命的旅途中,我们同样需要别人活着。
第十二个星期二:谈论原谅
  • 临死前先原谅自己,然后原谅别人。
  • 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。这种情绪让我抱憾终身。
 
  • 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,也需要原谅自己——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做的事。跟它和解,跟自己和解,跟你周围的人和解。
  • 我哀叹时间在无情地逝去,但我又庆幸它仍给了我弥补的机会。
第十三个星期二:谈论完美的一天
  • 死亡跟生命一样自然,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  • 这就是我们都在追求的:平静地面对死亡。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这样去面对死亡,那么我们就能应付最困难的事了。
  • 与生活讲和。
  • 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,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。我们并不高于自然。有生就有死。
  • 只要我们彼此相爱,并把它珍藏在心里,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。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。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。你仍然活着——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。
  • 死亡终结了生命,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。
  • 我要每一个我所认识的人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——不要由于我的死而毁了它。
  • 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。
 
第十四个星期二:道别
  • “你……是个好人”、“这……就是在说……再见”、“爱……你”——这是濒临死亡边缘的莫里,最后所能发出的言语。看着从来不曾掉过一滴泪的米奇,泪光闪动,莫里教授心满意足地低声说了一句:“行了。”几天后,莫里教授在亲人陪伴下,告别人世。
 
 
有人说:人生的价值,不在于其长度,而在于其宽度。人生苦短,要活得精彩,并非取决予你得到多少,而是付出几分。愿与大家共勉!

Filed under : 雨露结缘
By 幼婷
On August 14, 2009
At 7:10 pm
Comments : 2
 

2 Comments for this post

 
September 24th, 2009 at 4:43 pm

这本书在去年甫入读中六时就读过了。跟老师一样,我也是通过友人介绍才认识这一本书。不过,或许我依然涉世未深,所以里头这十四堂课的“课程”我确实感悟不多。就算我看得明白,也仅止于认识道理的阶段,还进不了感悟道理的境界,因为我深信,假使我们不曾经历过某件事情,我们永远无法体悟道理中的道理。譬如谈论婚姻,在我这种年龄层,当然毫不了解,如今只能透过书中的只字片语,如盲人摸象般在一片混沌漆黑之中用双手摸索未知的道理。在这阶段,我们只能摸得尾巴说是绳,摸得肚子说是壁。只有当老天把遮掩双眼的帷幕掀开时,我们才知晓,原来这不是绳,那不是壁,是象的尾巴和肚子。正确来说,那是头大象!因此,涉世未深的我很多时候仍在如盲人摸象。偶尔老天怜悯我,让我看清事实真理,即经历了某件事情,我才晓得当初仍处盲人摸象阶段的我的思想是多么的肤浅稚嫩。
常说“戏如人生”,人生岂不亦如戏?平时上演的剧集电影,通常都会在剧情中制造各个不同高低的高潮点。我们这些观众,看就看得如痴如醉,仿佛已融入剧中:可恨的人想赏他几个耳光,可怜的人为他的命运叹息,感动的场面眼虽没流泪心底却澎湃汹涌……只是,如果戏中场面在现实生活发生?友人的确跳楼轻生,亲人是二奶,自己在一声巨响后就躺在马路中央……我们是否承受得了?会如戏中人物那么淡定或激动吗?我们又能否如观众般置身事外,手指在按钮上轻按一切都消失得无声无息?但愿如此,但愿如戏,但愿如梦。不过,现实会告诉你不是:它就是这样的,这就是现实生活,你清醒着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戏时能大义凛然地痛骂戏中可恨人物,现实中自己却就是那种人物;我也不清楚为什么戏中那么多角色,就是有人会痛骂其中一个所谓的“奸角”,不过他不知道在他人眼中他其实是另一个异于奸角的“白脸”,而且破坏力随时比奸角强十倍!或许只能以那民间俗语“一种米养百种人”聊以自慰啦。这世间之所以如此多姿多彩,千百万种不同性格个性思想理念的人很明显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。这句话,在乍听之下,也挺有自我安慰之效。
看来已越扯越远,已去到菡子的《看戏》那儿了。其实我读《相约星期二》最大的感触是米奇与莫里教授之间的师生情谊。或许这不是此书的重点,不过我们做事情永远是主观的,看书亦例外不了。他俩的师生情,看久了,还真有东方人的含蓄。那已近油尽灯枯的教授仍竭其所能给米奇“授课”,而米奇每次都准时赴约“受教”,还有他们见面时的互动,以及米奇对于生活的憬悟,迄今只有这些片段能在脑海之中浮现……在阅读这一本书时,我常幻想要是我是米奇,而莫里教授是我那亦师亦友的挚友,那是一个什么画面?我相信多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曾作此幻想,只是那可能不是挚友,或是伴侣,或是父母,抑或就是他的老师。那生死相别前的画面是怎样的呢?心底处是澎湃,还是平静?嗯……我依然是个瞎子……
其实这次我是想向老师推荐一本书的。没错,又向老师推荐东西了。龙应台的《目送》。忘了是今年还是去年的作品。我是在今年买的,看那么大一本,一搁就搁了半年。近日得空,再翻此书,一翻无法释手!这一本书以她精炼的文字,真挚的情感,着重描述与父母、兄弟、子女、朋友的相处,写出了五十多岁的她对于“生死大问”的思考。看着看着,眼眶里已无数次噙满泪水……不懂老师看过了没,仅此向老师真诚推荐。
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 –《目送》

回复双鱼:读你的留言,总觉得是在读一篇文章。有文采、有内容,有感叹、有省思。你一直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学生,总是认真地完成每一件事、每一样功课。虽然也许有些同龄的学生会认为你老气横秋,但我欣赏这样的你,也相信,日后,这样的你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老师。我没有龙应台的这本书,有机会一定读一读,是我欣赏的作家之一。顺便告诉你:你的试卷二得分100!改你的卷子时,我竟然有一种奇怪的念头:很感激你,那么用心去读每一份笔记!加油!

 
 
September 26th, 2009 at 4:13 pm

谢谢老师的这一番话,反倒让我有些措手不及,哈哈!其实常有很多想法想写出来,却因惰性使然,总写不出篇像样的文章,因此就常通过老师的文章来发表意见,一写就洋洋大篇。
不过说到那张试卷,我只能说上天真的很眷顾我,才能让我多次猜中,尤其鸿门宴那篇,更是听了朋友的建议才急急忙忙在当天凌晨背的。
期望STPM仍能受此眷顾^^ 也谢谢老师的这一番话,我会继续加油的!

回复双鱼:我相信,努力的人,上天自会护佑、眷顾吧!我也希望你能考获A,朝你向往的门槛走去。祝福你!

 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