莳心小站

撒一把心灵的种子,种在心上,静待花开……

 

青春如火,生命如歌(part 2)

青春日志一:

华文学会    

 
 
从小学开始,就对华文科情有独钟;上了中学,开始投稿到《星洲日报》。虽然中学的华文老师教书一点都不生动,几乎是捧着书照本宣科,然而,却未曾影响我对华文的兴趣。中学的几年内,各科成绩表现平平,唯独华文一科成竹在胸。兴趣使然,再加上受了姐姐的影响,升上上午班后,我毫无疑虑地加入华文学会——一个校内最活跃最庞大的学生组织。
 
当时,我念的虽是女校,可是学会领导班底,个个巾帼不让须眉。在那个年代,校方不插手学会团体的事务,甚至出校活动皆不必向校方申请,校内活动更不必说了,整个学会皆由学生一手操办,从固定性的活动到各项特别活动,顾问老师皆不曾干涉,甚至不必出席。虽然现在看起来,的确存在各种危机,然而,当年的我们,个个热血沸腾、好胜刚强,如果不是校方及顾问的宽容开放,我们的中学生涯肯定因为搞活动时的绑手碍脚而兴趣索然。

 ccf20060827_00001.jpg

当年,我们个个巾帼不让须眉。(前排中间是我

 
回想当年,相隔二十多年,记忆经已模糊,学会生涯中的许多细节早已沉眠在岁月长河的江底,只是,该记得的始终不曾忘怀。尤其是升上中四担任执委以及在中五担任主席兼壁报组长之后,在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互勉互励之下,那段搞活动的日子,成为平淡的求学生涯中刻骨铭心的记忆。而今,偶而翻看早已泛黄的照片,看着里面的小女生充满自信的灿烂笑容,都会涌起不虚此生的感觉。弥足珍贵的不仅是从参与活动中所汲取的宝贵经验,更有那一段段单纯真挚的情谊。
 
其中,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办壁报的美好时光。华文学会属下的壁报组,一般上组员都是爱好文学及创作甚至有设计天分的学生,而学会主席皆顺理成章成为组长。当时,没有电脑,没有网络,我们的稿源来自组员、会员及其他爱好写作的同学。从选稿到校对到抄搞到设计,都由组员一手包办。很多时候,甚至要出动“私伙”,把自己珍藏的书签卡片等贴到文稿或壁报空白处,作为设计。当时的壁报栏,置于校园内最显眼处,而且面积最大,往往成为同学们注目的焦点。已忘了多久换一次壁报,只记得我们常常在星期六早上回到空荡荡的校园,在课室内逗留一整个上午,一面抄写一面谈笑风生,有时还高声哼唱一曲。桌面上是一包包的零食、一盒盒七色的彩笔、一张张精美的书签,耳边尽是大伙儿的欢声笑语。抄写完之后,还要一张张贴在壁报栏上,再作最后的栏面设计。完成之后,驻足壁报前,看着自己辛苦经营所得的成果,那份喜悦非笔墨能形容。有时,大功告成后,一群人还乘巴士到已经倒闭的“振兴百货公司”吃一餐肯德基,谈笑一番后才甘愿回家。那无数个牺牲睡眠,早起搭巴士回校的星期六,不畏艰辛、不曾埋怨,正是热血的见证,恰如烈火的蔓延。如今,火焰早已熄灭,脑海中还清晰记得“大笑姑婆”淑芬学姐大声说高声唱的癫狂痴态,还有那个成为我的右臂的娇小可爱又才情横溢的小妮子洁旎。岁月的江河,卷走了我的青春,也刷洗掉许多回忆,而这段办壁报的日子,却始终如顽固的胶液,粘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,成为余生最不想拭擦的痕迹。

 ccf20060827_00002.jpg

站在新编的“文艺荟萃”前,我喜不自胜。

 

Filed under : 笔耕园地
By 幼婷
On November 7, 2009
At 2:22 pm
Comments : 0
 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