莳心小站

撒一把心灵的种子,种在心上,静待花开……

 

青春如火,生命如歌(part 7)

 

青春日志三:

学生记者团

 
 
我家长期订阅《星洲日报》,打从会读报开始,我就成为该报的拥趸。《星洲日报》不只是我知识的泉源,也是我展现写作才华的管道,直至后来学生记者团成立后,我从读者身份一跃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,展开我求学生涯中另一段充满意义的旅程。在参与学记团的活动期间,通过来自各地的学记的互动,除了增广见闻、扩大视野,我还寻找到另外一种精神的寄托。
 
加入学记团,是在中四那年。当时,《星洲日报》学记团才成立第二年,而且怡保是首个成立有关团体的区域,因此,我可以说是“超老”学记了!当年,校内只我一个学生报名参加,勇气十足。现在回想起来,年轻真好,不像现在做起事来常常瞻前顾后。

 ccf20060827_00014.jpg

先一那年的学记营,第二排穿黄衣的短发女生就是我。

 
学生记者最基本的任务当然是采访报导校园活动了。与现在相比,当年的学记有点“寒酸”。没有电脑,必须抄写在报馆提供的稿纸上;没有网络,必须贴上邮票寄到总社;没有数码相机,为节省冲洗费,只能尽量少放照片。只是,当年的学记的风头相当劲,因为《学海》属副刊,占版一大页,文稿一经刊出,的确引人注目。可惜,当年的我对于采访报导的工作兴趣其实不大,否则今日也许会成为一名采访记者。

 ccf20060827_00016.jpg

学记在万里望山留下足迹。(右三是我)

 
当时的《星洲日报》报社位于怡市一处取名“小云顶”的饮食中心附近,从我家乘巴士到那儿,只能停在休罗街,再徒步十数二十分钟才抵达报社。常常,我就这样有事没事的,约了一些学记朋友到报社串门子,和叔叔阿姨(当时我们对报社记者的称呼)谈谈笑笑。当然,也有为了筹备生活营而踏足报社的时候。那三年内,从叔叔阿姨身上学得不少,也认识了许多来自霹雳各地的朋友,甚至结为知己。学海总负责人张永修、怡保办事处记者刘道南,还有瑞良、碧桃、章政、永森、娇梅、美惜等来自各地的学记朋友,都曾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。如今,这些朋友大多已失联,名字却还存留心中,那些青春的记忆,曾经燃烧过的热情,火焰已灭,却余温尚存。很多年以后,在带辩论队回怡保参与全国赛时,偶遇当评判的律师——永森;到和平路中学教母语班时,巧见当了华文教师的娇梅;从报章上的娱乐版,赫然发现当了娱乐公司经理人的章政……有点怅然。岁月催人老,增添的何止是皱纹白发,还有距离——时间、空间、心灵上的!只希望,他们和我一样,仍然记得当年我们携手共行的那一段日子。

 ccf20060827_00015.jpg

第三届学记成立典礼结束后,在育才独中留影。

Filed under : 笔耕园地
By 幼婷
On November 7, 2009
At 2:10 pm
Comments : 0
 

Leave a Reply